我问几个学生:你觉得合格父母应该是什么样的?他们几乎异口同声地回答:目前没几个父母合格,整天就了解让孩子学呀学。
作为孩子,你谈谈对合格父母的怎么看?我进一步征求学生的建议。于是学生们便提出了几条建议,值得大家做父母的考虑。
1.不打孩子。
孩子期望能在自己犯了错误误,尤其是考试没考好时,父母能与孩子一块找错误,而不是打一顿,来个皮带炒肉丝。有一名学生说他数学考了62分,老师要父母签字。几个同学一块回家,一路上他都不吭声。有同学问他缘由,他说今晚一定要挨打了。另一名同学给他出主意说:你就装作头痛恶心。上次我就如此,结果我妈让我快点躺下,我乘机说出考试没考好。我妈说身体要紧,目前不要说考试,将来好好考。又有同学插嘴:要不你在什么地方故意把腿蹭破点儿皮,受伤了或许你爸会原谅你。看来为了逃避父母的不好的教育方法,孩子也在探寻对策。
2.不骂孩子。
父母对孩子讲话能心平气和,多一些耐心。尤其是不要骂脏话。
3.不拿我们的孩子和其他人的相比。
父母不要一直说哪个家的孩子聪明,又学这又学那,哪个家的孩子考试分数又比你高,你如何学的,而是多看到自己孩子的长处。
4.不强迫孩子做不想做的事。
不要看到其他人的孩子学什么就让我们的孩子也要学什么,应该征求孩子的建议,让孩子选择自己有兴趣的内容。
5.不看孩子的隐私。
每一个人都有我们的小秘密,尤其是青春期的孩子。父母应该尊重孩子,包含有时对母亲讲的悄悄话。
6.不要把孩子休息的时间排满。
双休日主要应该是休息,父母不要报这个班那个班的,使孩子非常疲劳。
7.让孩子自主。
比如让孩子也能学会我们的零烧钱,买一些自己想吃的和喜欢的东西。
8.做孩子学习的榜样。
一些父母让孩子学习、看书,自己却看电视或打牌,干自己想干的事。大家期望父母也爱学习、看书,一块学习才能在家辅导孩子,而不是在孩子遇见问题时一直说问同学、问老师或上网查资料。不关心孩子的学习,只关心孩子的成绩。
的确,从成人的角度看,父母的认识与孩子的认识是不尽相同的。或许,作为一个父母更多考虑的是如何需要孩子,容易愈加关注教育的结果,而孩子需要的更多的是平等、自主和宽容,愈加关注的是学习的过程,尽管这类都是相对的。大家应在父母和孩子之间找到教育的结合点,使父母认可、孩子舒心。